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的处罚措施
兰溪律师
2025-04-17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在用工期间或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按月支付劳动者工资,任何情况下不得克扣或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若发生拖欠工资的情形,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首先,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其及时支付拖欠的工资;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部门会介入调查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若仍未得到解决,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还须支付拖欠的工资外,还应按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超过合法催付期限仍不支付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银行贷款利率向劳动者支付逾期金钱的使用费。此外,如果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工资,导致劳动者生活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先予执行程序中强制执行。需要注意的是,离职后索取工资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即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的一年内提出诉讼请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月支付劳动者工资,任何情况下不得克扣或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一条:当事人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从劳动者获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起一个月内为其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手续。
上一篇:哪些情形判定为工伤
下一篇:暂无 了